职称考试临床微生物中14

第十四章肠杆菌科及检验

一、A1

1、以下关于伤寒沙门菌感染后,人体免疫情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病愈后,有牢固的免疫力

B、主要是细胞免疫

C、血流中的特异性抗体对胞内菌作用很大

D、胃肠炎的恢复与局部生成的分泌型IgA有关

E、可形成健康携带者

2、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落呈现( )。

A、粉红色

B、黑色

C、微黄色

D、无色

E、深灰色

3、根据O抗原,志贺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D群为( )。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痢疾杆菌

4、伤寒沙门菌的吲哚、甲基红、V-P和枸橼酸盐试验结果为( )。

A、---+

B、--+-

C、-+--

D、+---

E、++--

5、急性中毒性菌痢( )。

A、以成人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B、以成人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C、以小儿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D、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E、只有痢疾志贺菌能引起

6、鼠疫杆菌分离培养,需要的最适培养基是( )。

A、牛肉膏汤

B、庆大霉素培养基

C、1%溶血琼脂培养基

D、活性炭酵母培养基

E、罗氏改良培养基

7、关于肥达反应,下列结果中有诊断价值的是( )。

A、O凝集价≥1:80,H凝集价≥1:80

B、O凝集价≥1:80,H凝集价≥1:

C、O凝集价≥1:,H凝集价≥1:80

D、O凝集价≥1:,H凝集价≥1:

E、O凝集价≥1:,H凝集价≥1:

8、沙门菌的抗原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种类不包括( )。

A、H~O变异

B、S~R变异

C、V~W变异

D、位相变异

E、细菌的L型变异

二、A2

1、6岁男孩,无明显消化道症状,高热,抽搐多次,意识不清楚,送院体查,面色苍白,昏迷,时有惊厥,两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脉细,呼吸弱,粪便镜检,脓细胞4个,血象,白细胞数16×/L,中性粒细胞0.75,脑脊液检查正常,可初步诊断为(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败血症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森林脑炎

2、从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液中出分离一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在血平板上有迁徙生长,H2S阳性,它可能是( )。

A、变形杆菌

B、摩根摩根菌

C、普罗威登梭菌

D、伤寒沙门菌

E、枸掾酸杆菌

3、29岁女性,发热1周,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偏低,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发热仍不退,临床怀疑为伤寒病。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

A、肥达反应

B、血培养

C、尿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

4、从一肺炎患者痰中分离一株细菌,血平板为灰白无溶血菌落,麦康凯平板为乳糖发酵菌落,革兰阴性短粗杆菌,氧化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尿素(-)、山梨醇(-),它可能是( )。

A、产气肠杆菌

B、阴沟肠杆菌

C、坂崎肠杆菌

D、聚团肠杆菌

E、日勾肠杆菌

5、一细菌可发酵葡萄糖、还原硝酸盐、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可能为( )。

A、肠杆菌

B、非发酵菌

C、不动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

6、不属于志贺菌属包括的血清群(型)的是( )。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特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克雷伯菌

7、能发酵乳糖的肠道杆菌为( )。

A、大肠埃希菌

B、痢疾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普通变形杆菌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8、从一患者痰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灰白色黏液型大菌落,用接种针可拉出长丝。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O/F试验为发酵型,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痢疾志贺菌

E、伤寒沙门菌

9、感染志贺菌后,导致早期出现水样腹泻的志贺毒素的活性是( )。

A、神经毒性

B、细胞毒性

C、肠毒性

D、痉挛毒素

E、内毒素

10、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为++--,此菌为( )。

A、大肠杆菌

B、痢疾杆菌

C、伤寒沙门菌

D、变形杆菌

E、克雷伯菌

11、下列哪一类大肠埃希菌临床上可引起类似志贺样腹泻症状( )。

A、ETEC

B、EPEC

C、EIEC

D、EHEC

E、EAggEC

12、致泻性大肠的质粒与志贺菌侵袭性基因的大质粒高度同源的是( )。

A、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

B、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E、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ggEC

13、有鞭毛抗原的沙门菌变为无鞭毛抗原的沙门菌,这种变异称作( )。

A、S~T变异

B、S~T~R变异

C、H~O变异

D、V~W变异

E、位相变异

14、有关沙雷菌属的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

A、革兰阳性杆菌

B、有周鞭毛

C、菌落不透明,常呈白色、粉红色或红色

D、触酶强阳性,氧化酶阴性

E、发酵葡萄糖

15、耶尔森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

A、动力25℃阳性,37℃阴性

B、尿素大都阳性

C、苯丙氨酸酶阴性

D、乳糖不发酵

E、动力25℃阴性,37℃阳性

16、细菌中,精氨酸双水解试验阳性的是( )。

A、黏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产气肠杆菌

D、河生肠杆菌

E、蜂房哈夫尼亚菌

17、从患者体内分离的细菌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这种变异称( )。

A、病毒突变株

B、S~R变异

C、耐药性变异

D、毒力变异

E、基因突变

18、鉴定肠杆菌科的基本条件是( )。

A、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B、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

C、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D、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E、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19、下列各菌属中,不属于肠杆菌科细菌的是( )。

A、枸橼酸杆菌属

B、克雷伯菌属

C、爱德华菌属

D、鲍特菌属

E、肠杆菌属

20、有关志贺菌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在肠黏膜的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

B、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C、内毒素在志贺菌的致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D、志贺菌的感染可导致里急后重

E、易引起脓血便

21、沙门菌属不具有的抗原为( )。

A、O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K抗原

E、M抗原

22、沙门菌抗原非常复杂,下列哪组属于主要的具有分类学意义的抗原( )。

A、O抗原、H抗原、M抗原

B、H抗原、K抗原、Vi抗原

C、K抗原、M抗原、5抗原

D、O抗原、H抗原、Vi抗原

E、Vi抗原、5抗原、M抗原

23、沙门菌Vi抗原的特性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

B、不稳定,经60℃加热、石炭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后易消失

C、存在于菌表面,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D、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高

E、测定Vi抗原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

2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特点是( )。

A、只引起肠道感染

B、不引起泌尿生殖器感染

C、内毒素、肠毒素同时致病

D、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E、不引起败血症

25、IMViC试验包括( )。

A、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B、葡萄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C、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碳酸盐利用试验

D、乳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E、吲哚形成、葡萄糖发酵、VP反应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26、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所需培养基为( )。

A、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C、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

D、改良柯小夫培养基

E、三恩培养基

27、可替代立克次体进行外斐试验的是( )。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克雷伯菌

D、变形杆菌

E、痢疾杆菌

28、沙门菌感染肠炎型(食物中毒),哪一项不正确( )。

A、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由摄入大量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

B、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3~5天内较快恢复

C、潜伏期6~24小时

D、常为集体性食物中毒

E、病后多见带菌者

29、有关志贺菌属的细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荚膜

B、无鞭毛

C、无菌毛

D、无芽胞

E、可引起菌痢

30、有关沙雷菌属的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

A、革兰阴性杆菌

B、具周鞭毛

C、无芽胞

D、DNA酶阳性

E、葡萄糖酸盐阴性

31、志贺样毒素SLT1、SLT2中,与志贺毒素完全相同的是( )。

A、SLT1

B、SLT2

C、A、B都是

D、A、B都不是

E、还有另外毒素

32、不是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要点的是( )。

A、动力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黏液酸分解试验

D、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E、硝酸盐还原试验

33、下列细菌在22℃生长,可以产生灵菌红素的是( )。

A、黏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产气肠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34、沙门菌分离时选取标本不正确的是( )。

A、第3周取静脉血

B、第1~3周取骨髓液

C、第2周起取粪便和尿液

D、肠炎型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

E、菌血症取血液

35、下列细菌中,DNA酶阳性的是( )。

A、黏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产气肠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

36、外-斐试验的原理是利用了( )。

A、过量抗原

B、共同抗原

C、过量抗体

D、亲和性

E、可逆反应

37、有关埃希菌属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

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

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

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

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

38、有关枸橼酸杆菌属的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

A、革兰阳性杆菌,有周鞭毛

B、菌落中等大小,灰白色

C、赖氨酸试验阴性

D、触酶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E、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试验+

39、肥达试验中选用的多种抗原中不被选用的是( )。

A、伤寒沙门菌O

B、伤寒沙门菌H

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

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

E、鼠伤寒沙门菌H

40、下列细菌中,鸟氨酸脱羧酶阴性的是( )。

A、黏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产气肠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奇异变形杆菌

41、某地夏季突然出现腹泻病人群,发病人数在数日内迅速增加,但临床症状不典型。细菌学诊断中对病原菌的检验方法不包括( )。

A、分离培养

B、直接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动物试验

E、根据标本推断

42、目前在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痢疾志贺菌1型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鲍氏志贺菌2型

E、痢疾志贺菌2型

43、伤寒早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

A、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

B、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

C、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

D、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

E、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化

44、对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其选择培养基可为SS琼脂

B、可采用血液培养分离病原

C、可采胆汁标本进行分离

D、尿中不会检出

E、骨髓标本培养阳性率在发病第一周时也比较高

45、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大肠埃希菌是( )。

A、O

B、O55

C、O:H7

D、O

E、O

46、细菌中体积最小的是( )。

A、黏质沙雷菌

B、液化沙雷菌

C、深红沙雷菌

D、臭味沙雷菌

E、阴沟肠杆菌

47、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伤寒疫苗为( )。

A、Ty21a减毒活菌苗

B、全菌灭活疫苗

C、类毒素疫苗

D、Vi疫苗

E、三联疫苗

48、有关肠杆菌科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

A、为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

B、为机会病原菌

C、兼性厌氧菌,无特殊营养要求,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

D、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湿润灰白或黄色的黏液状菌落

E、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有菌膜

49、EHEC的Vero细胞毒素是由( )。

A、2个A亚单位和2个B亚单位组成

B、3个A亚单位和2个B亚单位组成

C、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D、2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E、5个A亚单位和1个B亚单位组成

50、伤寒沙门菌免疫性中,不正确的是( )。

A、伤寒沙门菌为胞内寄生菌

B、病愈后有较牢固免疫性

C、杀灭胞内细菌主要靠体液免疫

D、血流中的特异性抗体对胞内菌无多大作用

E、胃肠炎的恢复与局部生成分泌性IgA有关

51、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为( )。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52、有关肥达试验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伤寒或副伤寒感染的可能性大

B、若两者均低,则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C、若O不高H高,有可能是预防接种或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D、若O高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晚期

E、若O高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

53、志贺菌所致疾病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

B、人类对志贺菌较易感,10~个细菌就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

C、痢疾志贺菌感染患者病情较重

D、福氏志贺菌感染者易转变为慢性

E、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54、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兰染色阴性

B、不能引起肺炎

C、兼性厌氧

D、无荚膜

E、营养要求低

55、EPEC的黏附由( )介导

A、菌毛

B、鞭毛

C、荚膜

D、黏附素

E、周毛

56、在初次分离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大、灰白色黏液型菌落,相邻菌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挑取时可挑出丝状细丝的是( )。

A、奇异变形杆菌

B、液化沙雷伯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

答案部分

一、A1

1、

C

伤寒沙门菌血清学检测: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可见血流中的特异性抗体对胞内菌作用不大。

2、

A

麦康凯和SS琼脂中的胆盐对其有抑制作用,耐受菌株能生长并形成粉红色菌落。

3、

D

CDC分类系统()将生化性状相近的A、B、C群归为一群,统称为A、B、C血清群,将鸟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均阳性的宋内志贺菌单列出来,属于D群。

4、

C

伤寒沙门菌的生化反应不能发酵乳糖,不产生靛基质,不分解尿素,大多数菌株产生H2S,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阴性,枸橼酸盐试验为阴性。

5、

C

志贺菌属的致病因素为侵袭力、内毒素及外毒素,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其中可分急性、慢性两种,小儿易引起急性中毒性痢疾。慢性痢疾可人-人之间传播,污染水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

6、

C

鼠疫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但发育缓慢,可以用敏感培养基即在良好的基础培养基内加入某种刺激因子,如亚硫酸钠、新鲜血液、溶血或干燥的溶血,以促进其生长。

7、

B

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化验标本为静脉血、参考值:O凝集价≥1:80,H凝集价≥1:,A凝集价≥1:80,B凝集价≥1:80,C凝集价≥1:80。该检查是于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8、

E

沙门菌的抗原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种类有:S~R变异、H~O变异、相位变异和V~W变异四种。

二、A2

1、

C

志贺菌易引起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

A

变形杆菌有迁徙生长特性。

3、

E

肠热症1~2周采血液,2~3周采尿便,整个病程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食物中毒采食物与粪便。

4、

C

肠杆菌属内鉴定可用上述5种生化反应区分,坂崎肠杆菌是+---;产气肠杆菌是++-+;阴沟肠杆菌是+--+;聚团肠杆菌是---+;日勾肠杆菌是+++-。

5、

A

肠杆菌主要性状为发酵葡萄糖、还原硝酸盐、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

6、

E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根据生化反应与血清学试验该属细菌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菌四群。CDC分类系统(年)将生化性状相近的A、B、C群归为一群,统称为A、B、C血清群,将鸟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均阳性的宋内志贺菌单列出来。

7、

A

大肠埃希菌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

8、

C

肺炎克雷伯菌在血琼脂上,35℃培养24h,可形成3~4mm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的菌落。有时菌落呈现黏液型,用接种环挑取时呈长丝状。其生化反应特征是触酶阳性、脲酶阳性、氧化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其中最大特点是动力和鸟氨酸脱羧酶阴性。

9、

C

志贺菌的致病因素为侵袭力、内毒素及外毒素(志贺菌A群/Ⅰ型和Ⅱ型产生志贺毒素即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导致早期出现水样腹泻的志贺毒素的活性是肠毒素。

10、

A

大肠杆菌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分解蔗糖因菌株而异,尿素酶试验阴性,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

11、

C

埃希菌属中的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可侵入结肠黏膜上皮,引起志贺样腹泻(粘液脓血便)。

12、

B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可侵入结肠黏膜上皮,引起志贺样腹泻(黏液脓血便)。可以说与志贺菌侵袭性基因的大质粒高度同源。

13、

C

沙门菌属的变异性:①S~R变异:自临床标本中初分离的菌标一般都是光滑型,经长期人工传代培养逐渐变成粗糙型菌落;②H~O变异:是有鞭毛的细菌失去鞭毛的变异;③V~W变异:指失去Vi抗原的变异;④位相变异:将有双相抗原的沙门菌接种于琼脂平板,所得菌落有的是第Ⅰ相,有的是第Ⅱ相,若挑取任一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移种后,则其后代又出现部分是第Ⅰ相,部分是第Ⅱ相的不同菌落,这种变异称为位相变异。

14、

A

沙雷菌属为革兰阴性细小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有些菌种有微荚膜,无芽胞。

15、

E

耶尔森菌属的特性:菌体大小(0.5~1.0)×(1.0~2.0)微米。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一般,生化反应能力较弱。动力25℃阳性,37℃阴性。苯丙氨酸酶阴性,尿素大都阳性,乳糖不发酵。

16、

D

河生肠杆菌和中间型肠杆菌不存在人类临床标本中,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后者阴性。

17、

B

S~R变异是指菌落光滑型经人工培养传代后逐渐变成粗糙型。此时菌体表面的特异多糖抗原丧失,在生理盐水中可出现自凝。

18、

A

肠杆菌科的生化特点: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触酶阳性,除少数菌外,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欧文菌属和耶尔森菌属的某些菌株例外。

19、

D

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其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常引起腹泻和肠道感染的细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和常导致院内感染的细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多源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和摩根菌属),以及一些在一定条件下偶可引起临床感染的细菌。鲍特菌属不属于肠杆菌属。

20、

B

志贺菌致病因素为侵袭力、内毒素及外毒素(志贺菌A群/Ⅰ型和Ⅱ型产生志贺毒素即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其中可分急性、慢性两种,小儿易引起急性中毒性痢疾。慢性痢疾可人-人之间传播,污染水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

21、

D

沙门菌属主要由O抗原和H抗原组成,部分菌株有类似大肠杆菌K抗原的表面抗原,与细菌的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

22、

D

抗原结构主要由O抗原和H抗原组成,部分菌株有类似大肠杆菌K抗原的表面抗原,与细菌的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已证实沙门菌属的表面抗原有Vi、M和5抗原三种。

23、

D

Vi抗原:部分菌株有类似大肠杆菌K抗原的表面抗原,与细菌的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Vi抗原加热60℃30min或经石炭酸处理被破坏,其存在时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

24、

C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特点是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等致病因素引起各种炎症。

25、

A

IMViC试验包括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26、

B

肠杆菌科的培养和生化反应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形成中等大小的菌落,表面光滑,液体培养基中呈浑浊生长。

27、

D

变形杆菌菌属细菌具O抗原及H抗原,普遍变形杆菌OX19、OX2、O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关共同抗原,这就是外斐反应用以诊断某些立克次体病的依据。

28、

E

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沙门氏菌肠炎易于在整个家庭或集体用膳单位暴发流行,也可散发。潜伏期6小时至3天,一般为12~24小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临床症候群。健康的成年人,症状持续3~5天后可恢复,而年老体弱者则可持续较长时间。

29、

C

志贺菌属的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30、

E

为革兰阴性细小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有些菌种有微荚膜,无芽胞。沙雷菌属氧化酶试验阴性。生化反应:能发酵多种糖,能利用枸橼盐酸、丙氨酸等作为惟一碳源,胞外酶可水解DNA、脂酸、明胶和邻位硝基苯-β-半乳糖苷。本属的关键生化反应是DNA酶阳性、葡萄糖酸盐阳性。

31、

A

志贺样毒素SLT1、SLT2中,与志贺毒素完全相同的是SLT1。

32、

E

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的鉴别:(1)无动力,不发酵乳糖,靛基质阴性,赖氨酸阴性。(2)发酵糖产酸不产气(福氏志贺菌6型、鲍氏志贺菌13和14型、痢疾志贺菌3型除外)。(3)分解黏液酸,在醋酸盐和枸橼酸盐琼脂上产碱。即通过动力试验、乳糖发酵试验、黏液酸分解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加以鉴别。

33、

A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各种沙雷菌株可以产生两种色素:灵菌红素(非水溶性)和吡羧酸(水溶性)。黏质沙雷菌属于沙雷菌属。

34、

A

沙门菌分离时,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与培养。肠热症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

35、

A

黏质沙雷菌的生化反应:能发酵多种糖,能利用枸橼盐酸、丙氨酸等作为惟一碳源,胞外酶可水解DNA、脂酸、明胶和邻位硝基苯-β-半乳糖苷。本属的关键生化反应是DNA酶阳性、葡萄糖酸盐阳性。

36、

B

变形杆菌属细菌具O抗原及H抗原,普通变形杆菌OX19、OX2、O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这就是外-斐(Weil-Felix)反应,其原理就是共同抗原,是用以诊断某些立克次体病的依据。

37、

A

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阴性短杆菌,(1.0~3.0)μm×(0.4~0.7)μm。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

38、

A

革兰阴性直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通常无荚膜,无芽胞,具有周鞭毛,有动力。

39、

E

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

40、

B

肺炎克雷伯菌的生化反应特征是:触酶阳性、脲酶阳性、氧化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41、

E

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其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革兰阴性杆菌。这些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并随粪便等排泄物排出体外,广泛分布于水和土壤中。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时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其中包括常引起腹泻和肠道感染由题干可知,患病人群是喝了被粪便污染的水,主要感染的应该是肠杆菌属的细菌。关于肠杆菌属临床上常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鉴别:分离培养、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试验和动物试验。

42、

B

目前在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属于志贺菌属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其中可分急性、慢性两种,小儿易引起急性中毒性痢疾。

43、

D

伤寒早期肥达反应结果是:O凝集效价高,H凝集效价低。

44、

D

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中的标本采集:肠热症(伤寒与副伤寒病)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即尿中一定会检测出沙门菌。

45、

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VT)大肠埃希菌,其中O: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46、

A

黏质沙雷菌又称灵杆菌,为细菌中最小者,约0.5×(0.5~1.0)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荚膜,无芽胞,在普通琼脂平板上25~30℃培养1~2天出现黏性、中心颗粒状、有恶臭的菌落。约半数菌株能产生红色的灵菌素。

47、

D

我国普遍使用的伤寒疫苗为Vi多糖疫苗,Vi多糖疫苗为纯化的伤寒菌Vi多糖。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

48、

A

肠杆菌科的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短而粗的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无芽胞。

49、

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最具代表性的血清型是O:H7。O:H7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VT),也称作类志贺氏毒素(SLT),是EHEC的主要致病因子。Vero毒素按免疫原性等方面的不同可分为VT1和VT2。该毒素有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肠壁细胞糖脂受体结合,具有毒素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改变60s核糖体的组分,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编码VT的基因位于噬菌体上,可缺失而不产生VT。

50、

C

伤寒沙门菌免疫性主要是细胞免疫。

51、

D

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为试管凝集法: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52、

D

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若O凝集价高于正常,而H凝集价低,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交叉反应。

53、

E

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症状在发病初期并不明显,常在高热后数小时出现精神萎靡,面色灰白、抽痉或四肢冰凉等症状,以后才出现腹泻,造成诊断的困难。大便有明显的腥味。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深浅不匀、快慢不齐,出现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或呼吸暂停的现象。

54、

B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主要是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等致病因素引起各种炎症(如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肺炎、新生儿脑膜炎、伤口感染、菌血症及腹泻等)。内毒素还可引起发热、休克、DIC等。

55、

D

EPEC即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它的黏附由黏附素介导。

56、

C

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培养物菌体较长,可呈多形性或丝状。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血琼脂上,35℃培养24h,形成3~4mm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的菌落。有时菌落呈现黏液型,用接种环挑取时呈长丝状。在肠道菌选择培养基中为乳糖产酸菌落,色泽与大肠埃希菌相似。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浑浊生长,可形成菌膜与黏性沉淀物。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hkqa.com/zlbdf/6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